“杯中有水果的香氣,入口是酸感,這款咖啡用的是云南豆……”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區六順鎮大象精品咖啡莊園,咖啡師一邊手沖咖啡,一邊向客人講解相關知識。
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目前普洱咖啡種植面積達67.9萬畝。“雖然普洱是國內咖啡核心產地,但長期維持低價原料輸出的產業模式,老一輩咖農把生豆直接賣給工廠,收入并不高。”普洱市茶咖發展中心主任蔣磊說。
近年來,國內咖啡消費市場崛起,一批接受過高等教育、有國際視野的“咖二代”陸續返鄉。他們嘗試從種植、采摘到處理加工方面向高附加值的精品化咖啡轉型。為推動產業升級,普洱市以提升品質為核心,逐步推進中低產咖啡園改造和加工廠改擴建,推廣良種良法,實施分級采收與加工,強化全程質量管控。此外,普洱市設立茶咖產業發展中心,構建包括國家咖啡重點實驗室、云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在內的全方位服務體系。在標準化建設方面,制定覆蓋品種、種植、生產、加工等全產業鏈的26項標準,為咖啡生產提供科學規范指引。目前,普洱咖啡生豆精品率已提升至36.3%。
對品質的追求不斷強化其市場競爭力,普洱咖啡逐步贏得海內外消費者認可。普洱希晨咖啡有限公司總經理馬銘憶介紹,公司今年向歐洲出口了1000噸咖啡豆。
從賣產品到賣體驗,普洱市開創產業新模式,吸引人們到云南感受咖啡文化。在思茅區南屏鎮南部的曼歇壩、南島河、大開河3個村,河谷間種植著10萬畝連片咖啡。野鴨塘河谷咖啡莊園負責人楊鴻簡告訴記者,他們開啟的“一杯云南”義工旅行項目,吸引了國內眾多咖啡愛好者奔赴云南,“小伙伴們來自天南海北,來到普洱親身體驗咖啡種植、了解加工過程、傾聽產地故事”。
“咖旅融合成為普洱鄉村游特色品牌,一批莊園成為網紅打卡地。”普洱市文旅局副局長張棲熒介紹,普洱正重點打造南島河“咖啡莊園經濟圈”,規劃建設一批集高端民宿、農耕體驗、咖啡研學、品鑒于一體的精品咖啡莊園,構建“咖啡+旅游+休閑+N”融合發展新模式,已建成咖啡莊園20余家。
據統計,去年普洱咖啡產業綜合產值達85.08億元。為更好支持咖啡產業發展,農業銀行云南普洱分行針對咖啡種植、加工、銷售等產業鏈主體資金需求,創新推出“鄉村振興·咖啡貸”系列產品,為普洱咖啡產業發展提供信貸支撐。截至今年8月末,農行云南普洱分行累計發放“鄉村振興·咖啡貸”7.21億元。
蔣磊表示,下一步,普洱市將在咖啡種植、加工、銷售和融合端同步發力,不斷向著精品化、產業化、國際化邁進,推動咖啡全產業鏈提質增效。(經濟日報記者 曹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