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22時30分,當城市的喧囂逐漸散去,陳景榮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在國鐵蘭州局蘭州高鐵基礎設施段武威東綜合維修車間會議室里,作為工長的陳景榮開始布置當晚“天窗”的集中作業任務。“天窗”就是鐵路運行圖中為了鐵路設備的日常維修或施工,不安排列車運行的時間段。
“古浪北至武威東區段,既要整治既有缺陷,更要排查新隱患,錨段關節、棘輪補償裝置等關鍵設備必須全覆蓋檢查,絕不能留任何風險。”保障高鐵安全無小事的信念,讓他對每一個細節都一絲不茍。
登上檢修列車等待調度命令的間隙,陳景榮跟記者聊起了自己的經歷。“我干接觸網維修工作已經20多年了,從普速線路到高鐵線路,見證了鐵路基礎設施和裝備的巨大變化。”看著整潔明亮的列車車廂,陳景榮告訴記者,這是由我國自主研發生產的JJC型接觸網綜合檢修列車,也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接觸網檢修設備。
記者注意到,這列車主要功能雖然是檢修,但也配備了住宿、餐飲設施,確實有點不一樣。“它改變了傳統‘單打獨斗’的接觸網檢修模式,就像一座移動的‘檢修堡壘’,可以容納多個作業組、數十人同時在高空平臺開展集中作業。”陳景榮說,以往需要3個“天窗”干完的檢修任務,如今一夜就能高質量完成。
凌晨0時30分,隨著調度命令下達,JJC型檢修列車緩緩駛出車庫。在接下來的4個小時里,陳景榮與同事們作為“高鐵醫生”,要為作業區域的接觸網做一次“深度體檢”。15分鐘后,列車準確抵達作業區段,陳景榮也開始忙了起來。
“接觸網支柱有凝霜,平臺作業人員注意站穩抓牢!”0時50分,陳景榮的提醒從對講機中傳出。“1組明白,已就位,開始作業。”接觸網工劉祥應答后,與同事劉林在寒風中登上作業平臺。他們作業的區域屬于蘭張高鐵蘭武段,于2024年6月29日開通運營。這條線路將武威市接入全國高鐵網,進一步完善了河西走廊的交通網絡。
陳景榮就是武威人,家鄉能通高鐵讓他格外激動。2023年,當他聽說蘭張高鐵要開展前期介入、驗收設備的工作,主動報名從保障蘭新高鐵的玉門綜合維修車間來到了這里。但陳景榮很快就面臨新考驗:蘭張高鐵設備跟蘭新高鐵不一樣,不管是接觸網整體結構,還是接觸網零部件安裝方式,都要比以前更加先進。
返回車廂后,陳景榮如數家珍般地向記者介紹新設備:接觸懸掛上加了彈性吊索,不僅讓接觸網更穩當,而且好拆好換,還能減輕重量;非支定位卡子以前是U形的,現在是整體的,使接觸網更安全穩定;管帽以前是鐵做的,現在換成了復合塑料,又輕又穩……
截至2024年底,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6.2萬公里,比“十三五”末增加了約1.6萬公里,其中高鐵增加了1萬公里。目前,我國高鐵營運總里程超4.8萬公里,覆蓋了97%的50萬人口以上城市。國鐵蘭州局管內,“十四五”期間投產新線812.4公里,鐵路營業總里程達到6864公里,其中高鐵營業里程達到2148公里,較2020年底分別增長13.4%、32.8%。
凌晨4時,本次“天窗”作業順利結束。陳景榮與工友們高效完成了2.5條公里接觸網設備、近50個接觸網支柱的檢修任務。“這些設備變化雖小,但每一件都體現咱們中國高鐵不斷進步的綜合實力。”陳景榮的語氣里透著滿滿的自豪,“高鐵零部件千千萬萬個,我們要當好中國高鐵的一顆‘螺絲釘’!”(經濟日報記者 陳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