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貿易面臨挑戰的當下,這場如期而至的東方之約,以不斷擴大的規模效應和創新活力,向世界傳遞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釋放出中國與各國共享機遇、共同發展的強烈信號,必將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開放紅利。
作為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自2018年以來,進博會每年舉辦、從未間斷,已成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本屆進博會“朋友圈”進一步擴大,15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齊聚“四葉草”,4108家境外企業攜創新產品與服務而來,展覽面積突破43萬平方米,規模再創新高;290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踴躍參展,123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積極參會,最不發達國家參展數量實現顯著增長……不斷刷新的數字,折射出中國市場在全球經貿格局中的關鍵地位,展現出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前景的堅定信心。
八載進博,常辦常新,中國與世界開放融通、合作共贏的信念始終如一。從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到優化營商環境,從推動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深化,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漸次落地,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中國已連續16年穩居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十四五”期間貨物和服務進口將超15萬億美元。事實證明,中國持續擴大開放的明確姿態和巨大市場潛力,將為越來越多國家提供共贏的發展機遇。
中國發展的確定性,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提供了堅實支撐。當今中國,“引進來”的廣度與“走出去”的深度同步拓展,市場規模“量”的優勢與創新驅動“質”的飛躍相得益彰。雙重優勢的疊加效應,使中國大市場成為全球企業優化供應鏈、布局創新鏈、提升價值鏈的重要樞紐。同時,中國以務實行動踐行“惠全球”理念,推動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本屆進博會首次為最不發達國家產品設立專區,助力與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及53個非洲建交國的企業和產品用好“零關稅”待遇。
越發展越開放,越開放越發展。8年來,進博會展覽規模日益擴大、參展結構不斷優化、合作內涵持續深化,彰顯出中國與世界開放合作、共謀發展的初心始終不變。中國以開放姿態擁抱世界,世界以熱忱參與回應中國,這場精彩的“雙向奔赴”正匯聚成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強大合力。(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