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組織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3.0》日前發布。這份新的路線圖面向2040年我國汽車產業發展,描繪了未來5年至15年的藍圖。
未來我們的座駕將如何演變?一起來看↓
問:未來我國汽車產業發展方向是什么?
答:方向是“低碳化、電動化、智能化”,到2040年,中國品牌全球競爭力大幅提升,進入世界汽車強國前列。
問: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技術突破?
答:未來的車會更“聰明”,未來5年至15年,智能網聯汽車將進入市場化發展快車道,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產品實現大規模應用。此外,全固態電池預計在2030年實現小規模應用,到2035年有望大規模全球推廣。
問:在環保方面有什么關鍵指標?
答:新路線圖新增一個碳排放強度關鍵指標。
到2040年,乘用車平均碳排放強度要比2024年下降60%。這意味著我們對環保的評價不再只看電耗或油耗,而是統一到了“碳”的尺度上。
問:新能源汽車會完全取代燃油車嗎?
答:不會,未來是“油電共進”的格局。
新能源是主流,預計2040年,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將達到85%以上,其中BEV(純電動)占80%。
內燃機仍重要,到2040年,含內燃機乘用車(HEV、PHEV、REEV)銷量在乘用車新車銷量中的比例仍將有三分之一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