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十五五”規劃建議,這是未來5年我們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必將推動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即日起,本報開設“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欄目,通過記者深入田間地頭、工廠車間、科研一線等的行進式報道,呈現廣大干部群眾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火熱實踐。
10月29日,正值重陽節。一大早,在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紅泥崖村的智慧菌菇產業園,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守英跟技術人員蹲在一堆松茸底料旁,仔細檢查木屑、稻殼等原料的發酵情況?!皾穸冗_標了,溫度也合適,半個月后種松茸正合適”。
在產業園的另一側,3座新建的智能化養菌大棚正在收尾,投產后年毛利潤預計達1400萬元,可為村民創造100多個就業崗位。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統籌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這正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睆埵赜⒏嬖V記者,新建的智能化養菌大棚配備了全自動環境控制系統,建成后可實現黃金耳、黑皮雞樅等9個菌棒品種的規?;a,一年可產出1500余萬袋菌棒。
紅泥崖村三面環山,過去因“地薄水少”制約了發展。2019年,村“兩委”經過多方考察,決定利用當地生態優勢發展食用菌產業。為打消村民的顧慮,村干部帶頭將自家苗圃改造成“試驗田”,并遠赴外地“取經”。經過幾年發展,智慧菌菇產業園已建成27座智能化養菌大棚,集成智能控溫控濕、自動噴淋等數字系統,成功培育出黃金耳、羊肚菌等高附加值品種,年產值達80萬元。
臨近中午,張守英又匆匆趕往村里的幸福院。幸福院是幾年前村里建設的養老食堂,可供老人吃飯、休閑娛樂。在重陽節這天,全村婦女為老人們包餃子,已成為紅泥崖村雷打不動的傳統?!白鳛椤珖撠毠韵冗M集體’,我們要讓村集體產業發展成果成為老年人幸福晚年的保障?!睆埵赜⒄f。
張守英告訴記者,下一步,將加大菌菇產品深加工的研發力度,在打響“紅泥崖”品牌的同時,依托當地4A級旅游風景區——大青山的客流資源,打造集菌菇采摘、農事體驗、康養休閑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線路,真正把特色農業發展成為大產業。(經濟日報記者 王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