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中秋假期,8.88億人次出游、超8090億元旅游消費的亮眼數據,彰顯出我國旅游市場的強勁活力。當旅游成為大眾生活常態,規則與監管更需時刻在線。國辦近期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旅游市場綜合監管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要依法落實旅游市場監管責任,通過全流程監管,為旅游市場健康發展筑牢制度屏障。
近年來,旅游市場快速發展,但也存在一些亂象。大數據殺熟讓老客戶遭遇價格不公;低價旅游宣傳背后,是強制購物的消費綁架……相關問題反復出現,不僅直接侵害游客合法權益,更透支了行業信譽。《通知》強調加強監管,將進一步優化旅游市場消費環境,改善游客消費體驗。
落實旅游市場監管責任,關鍵是將監管觸角延伸至服務全環節,構建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監管體系,形成覆蓋所有經營主體與業務形態的網絡。事前嚴把準入關,從源頭筑牢經營主體合規防線;事中強化動態監測,及時糾偏市場違規行為;事后高效處理糾紛、懲處違規主體,鞏固監管效果。
明確各部門監管職責、強化聯動協同,是提升綜合監管效能的重要支撐。《通知》以清單形式,清晰劃分文旅、公安、交通、市場監管等11個部門的職責邊界,推動形成各司其職、聯動協同的監管格局。從嚴禁在線平臺大數據殺熟、虛假宣傳,到壓實旅游包車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再到督促購物場所、景區做到質價相符,監管的廣度與精度同步提升。
旅游經濟打的是“市場牌”,吃的是“口碑飯”。全鏈條監管并非束縛行業活力,而是以規則引導市場良性發展。壓實各方責任、織密監管網絡,才能讓旅游市場的煙火氣與規范度并存,推動我國旅游市場發展從規模擴張邁向品質提升。(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