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底,青海省西寧市已建成消費維權服務站116家,基本實現重點商圈、大型商場、專業市場、特色街區全覆蓋。服務站受理投訴3053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約3.14萬元,受理12345平臺消費維權投訴工單量顯著下降。
為充分發揮消費維權服務站前沿陣地作用,西寧市通過以點帶面,重點示范,以“規范建設、服務建設、能力建設”為具體發力點,切實提高消費維權效能,大力推進消費者維權服務站規范化建設提質擴面。
在規范建設方面,該市圍繞站點建設、標識設置、場所設施、人員配備、制度流程五個維度,推進服務站標準化創建。制定消費糾紛和解,商品追溯召回,不合格商品下架退市三項制度,梳理并公示消費投訴流程圖、工作人員信息、工作職責、承諾書、制度“五上墻”,確保消費者一看就懂。同時,優先在一家親超市、吾悅廣場、莫家街農貿市場等消費聚集區布局,形成“龍頭站點引領、中小站點跟進、個體站點補充”的“雁陣梯隊”。服務站設置了消費調解專區,通過“專人負責、專區服務”提升群眾體驗感。此外,指導企業配備必要辦公設備,為企業申請ODR賬號,直聯全國12315平臺,確保企業第一時間了解具體情況并及時處理。
在服務建設方面,該市建立“首接負責—企業調解—部門聯動—結果反饋”的閉環流程。對于現場投訴,工作人員即時受理并辦結;全市線上開通“微信小程序+ODR企業投訴二維碼+旅游維權客訴直通碼”多端受理入口,直聯相關職能部門管理后臺,力保小事不出站,矛盾不上交,從受理到處理結果全程透明可追溯,實現分流處置、全程留痕,限時辦結,將維權服務窗口前移至消費第一線,將“指尖的便利”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滿意度。
在能力建設方面,該市組建專業調解隊伍,以消保法及實施條例、食品安全法、價格法等內容為重點,定期對企業消費糾紛調解員和市場監管工作人員進行普法培訓,強化站點業務人員法律法規、糾紛調解能力,提升業務能力和服務意識,有效提高維權效能。
西寧市湟中區率先在塔爾寺景區、蓮花湖景區設置“流動調解崗”,執法人員駐點響應訴求,處理糾紛,實現了“小糾紛不出場(店)、大糾紛不出圈(區域)”。2025年7月26日,有消費者反映在某青藏特產店消費,發現該店物價較高。消費維權服務站接到投訴后聯系消費者,針對消費者所反映的情況,工作人員立即現場核查發現,店主未設置價格標簽,隨即督促商家落實明碼標價,規范商品價格公示。經協商,店主當日向消費者退款,消費者對處理結果表示滿意。
(責任編輯: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