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消費糾紛“一站式”化解中心、出臺7項配套制度、全市消費投訴量同比下降20.18%,平均處理時長縮短30%,群眾滿意度攀升并穩定在95%以上……近日,黑龍江省黑河市市場監管局交出的這份消費維權“成績單”,用扎實數據生動詮釋了該市自2025年4月獲批全國優化消費環境工作試點以來的顯著成效。
面對消費糾紛調解這一民生“必答題”,黑河市市場監管局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構建“九個一”消費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將政策試點文件切實轉化為群眾可觀可感、可享可及的治理成果。
體制創新:從“多頭管理”到“協同治理”
“以前投訴得跑好幾個部門,來回折騰還耗時間;現在不管是去商圈里的‘一站式’服務站,還是打個維權電話,很快就能有回應、把問題解決!”黑河市民王女士談起消費維權的變化,語氣里滿是認可。不久前,她因網購家電的售后問題尋求幫助,當天就在服務站完成調解,順利拿到了合理賠償。而這樣的便捷體驗,源于黑河市在消費維權體制上開展系統性重構、推進整體性創新的務實行動。
試點工作啟動后,黑河市迅速成立由副市長牽頭的工作專班,出臺配套制度,安排財政專項資金,徹底扭轉了過去消費維權“職能交叉、資源分散”的困局。通過整合消費者協會、消保科與12315熱線職能,創新打造“三消聯動”工作機制,實現投訴“一站受理、分類轉辦、全程跟蹤、實時反饋”。
截至目前,試點已覆蓋3個縣(市),建成市場監管“一站式”服務站3個、招募維權志愿者20名,織就了一張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維權服務網絡。
服務升級:從“群眾奔波”到“服務上門”
“真沒想到,黨員調解員上門半小時就幫我把問題解決了!”嫩江市居民李大爺因所購食品臨近保質期與超市產生爭議,社區黨員維權服務隊迅速響應、現場調解,超市當場辦理退貨并予以補償。
黑河市堅持將維權服務關口前移、力量下沉,推動維權網絡向基層延伸。在重點商業街區、五大連池風景區等人流密集區域設立“一站式”服務站,提供投訴受理、糾紛調解、法律咨詢等全流程服務,實現“小事不出商圈、糾紛就地化解”。嫩江市創新推行“黨建+消費維權”模式,設立11個黨員先鋒崗,黨員帶頭開展普法宣傳和糾紛調解,推動消費糾紛自行和解率突破90%。
針對餐飲、快遞等投訴高發領域,黑河市市場監管局委托消費者協會、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開展專項調解與風險排查。2025年以來,餐飲類投訴同比下降37%,快遞類投訴降幅超30%。
機制突破:從“單打獨斗”到“多元共治”
“多虧了‘一站式’化解中心,否則我的身份被冒用問題真不知何時能解決!”齊齊哈爾市民張先生因身份信息在黑河市被多家企業冒用,導致社保無法繳納,輾轉多地求助無果后,黑河市市場監管局迅速啟動跨部門協查機制,聯合相關單位專題研判,查實涉事企業冒名登記事實,依據《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啟動“5+1”聯調機制,依法撤銷虛假登記,幫助張先生解決問題。
這一案例正是黑河市構建多元共治新機制的縮影。今年7月,黑河市成立消費糾紛“一站式”化解中心,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組建含退休法官、律師、高校師生的專業調解隊伍,打造“張哥調解”個人品牌工作室。同時,創新建立“街道—社區—網格”三級維權響應機制,推動消費維權融入基層治理。截至目前,黑河市消費者協會高效分流20%行政投訴壓力,實現“多方協同、共治共贏”。
跨境拓展:從“境內服務”到“跨境協作”
“俄語服務太周到了,我的問題當天就得到解決!”俄羅斯游客伊萬在黑河某商場購買電子產品后發現有質量問題,通過俄語維權熱線求助,當天即完成退款。
作為中俄邊境重要口岸城市,黑河市常年接待大量俄羅斯消費者。針對跨境維權痛點,該局配備2名專職俄語接線員、2名俄語法律顧問和1名俄語志愿者,提供從咨詢、投訴到調解的全流程俄語服務。
此外,黑河市已與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正式簽署《中俄跨境消費維權合作書》,建立“專人專崗、快速響應、定期會商、聯合宣傳”四項合作機制。這一機制已快速落地見效——此前,俄羅斯游客安娜在景區購物時遭遇價格爭議,通過該機制不僅順利拿到差價退款,還收到了商家的誠懇致歉,她由衷贊嘆:“這里的服務讓人放心!”據了解,目前,黑河市跨境消費投訴平均處理時間已縮短至2個工作日,俄籍消費者滿意度達100%,為全國邊境地區跨境消費維權提供了可復制的“黑河經驗”。
黑龍江省黑河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化“九個一”體系建設,全力打造“放心消費在黑河”品牌,進一步激發消費活力、優化消費環境,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市場監管力量”。
(責任編輯: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