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湖南懷化國際陸港貨場內,龍門吊正在加緊卸運一批泰國新鮮龍眼。該批貨物搭乘中老鐵路冷鏈班列,經過云南磨憨抵達懷化國際陸港。
“依托公鐵聯運和完善的冷鏈網絡,東南亞水果從產地到懷化全程冷鏈直達,運輸時間壓縮至3天以內,部分班列還能實現‘5天直達’全國主要消費市場。”承擔此次運輸任務的懷化國際陸港長懷冷鏈物流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劉杰說,高效運輸保障了水果的新鮮度與市場競爭力。
懷化是西部陸海新通道“13+2”省際協商合作機制成員之一,是湖南唯一面向東盟的貨運集結中心。近年來,該市發揮區位優勢持續加強國際陸港建設,已開拓北部灣鐵海聯運及中老、中越等7條國際物流大通道,贏得市場認可。
目前,龍眼與香蕉已成為懷化國際陸港跨境鐵路冷鏈運輸“單品策略”中的核心品類。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進口龍眼、香蕉等水果達9391萬元、增長2.8倍,標志著懷化由“過境通道”向“集散樞紐”轉型邁出關鍵一步。截至9月底,懷化國際陸港開行冷鏈班列達48列、貨重超3萬噸。
懷化國際陸港的轉型,離不開政策、設施與服務的系統性支撐。2023年,懷化啟動建設智慧冷鏈數字化物流中心建設,該中心配備24萬立方米現代化冷庫容量,已于去年9月投入使用。
“在通關服務方面,全面推廣‘鐵路快通’‘直裝直提’‘區港聯動’等改革舉措,設立‘綠色通道’‘優先查驗’機制,顯著提升水果類生鮮產品通關效率。”長沙海關所屬懷化海關關長王友華介紹,針對冷鏈班列激增的需求,懷化海關成立專項工作專班,為企業提供“一對一”全程指導,涵蓋報關、檢驗檢疫、質量把控等環節,確保進口業務規范、高效、安全運行。
在推動東盟水果進口的同時,懷化還積極推動麻陽冰糖橙、紅心獼猴桃等本地特色農產品“出海”。今年前三季度,懷化市出口水果5805萬元,增長169.3倍。(經濟日報記者 謝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