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董添
11月3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商用清潔機器人國家標準近日批準發布,將于2026年5月1日實施。
該標準適用范圍覆蓋商場、酒店、寫字樓、地下車庫等商用環境中使用的清潔機器人,通過明確清潔性能、運動性能、健康安全等技術要求,規范產品設計與生產,全面提升商用清潔機器人的產品質量水平與實際使用體驗。
提高產業準入門檻
針對商用清潔機器人在實際應用中的多樣化需求,標準按清掃、吸塵、塵推、清洗和邊角清潔等不同清潔功能,分別設定了對應的清潔性能指標,明確各功能下的清潔效果要求,嚴格限定實際清潔效果與宣傳效果的偏差范圍,為客觀評價機器人清潔性能提供統一依據。
考慮到商用清潔機器人使用環境差異大,難以用統一數值考核運動能力,標準將機器人運動性能拆解為額定速度、越障能力、脫困能力、制動性等9個獨立模塊,每個模塊均配套具體要求與檢測方法,通過模塊化考核,確保機器人能在復雜商用場景中高效、穩定完成清潔任務。
標準明確商用清潔機器人需滿足電氣安全、機械安全、信息安全及電磁兼容性等方面要求,保障設備在正常運行過程中不引發安全事故。引入噪聲要求,改善用戶的使用體驗。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標準的出臺旨在推動商用清潔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標準對商用清潔機器人在實際應用中的一些問題進行了重點關注,并提出了要求,提高了商用清潔機器人產業的準入門檻。目前,國內商用清潔機器人產業比較發達,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安全性欠佳、運動能力不達標、模塊化不足、生產廠家配件不通用導致維護難度大等問題,標準從多個維度入手,通過標準化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提供了路徑。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標準施行后,有望給行業帶來三方面的變化。第一方面變化是,雜牌機因無法達到清潔性能下限而退出;第二方面變化是,低端代工因運動模塊測試反復失敗將導致成本反超;第三方面變化涉及那些“單點突破”型公司,如果無法在噪聲、安全方面補齊短板,此類公司的發展將面臨生存挑戰。
專家認為,在競爭中存活下來的生產廠家會進入場景深耕階段。我國商用清潔機器人產業將在零售、交通、醫療、工業等領域分別形成垂直賽道,在形態、傳感器配置、軟件功能等方面的發展將出現明顯分化。
推動機器人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還在保障民生、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和科技創新等方面發布第一批計量數據應用案例,旨在充分發揮計量數據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鍵節點作用,深入發掘計量數據價值潛力,拓寬應用場景,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筑牢計量數據基礎。
其中,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累計建成1.2億條位姿、電流、溫度、振動等實測計量數據,建立機器人減速器-關節-整機三級精度退化數字孿生體,可精準測量關節定位精度與關鍵部件壽命,推動國產工業機器人從“造得了”向“造得精”跨越。
(責任編輯:王婉瑩)
手機看中經
經濟日報微信
中經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