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鏡茹
工業游正成為文旅消費新風口。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11月1日印發《“粵享暖冬 樂游廣東”消費季活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推廣51條工業旅游精品線路,2025年底前擴展工業旅游資源數到300家左右,培育創建新的工業旅游景區,省市聯動推出“工業+”系列打卡地圖。探訪產業集群、智能制造產業園等先進制造業基地,精心設計工業參觀動線、實踐體驗等。
北京也在積極推動工業旅游的高質量發展。10月11日發布的《北京市推動工業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2025—2027年)》顯示,鼓勵工業企業、文旅機構開發工廠車間、產業園區、工業遺產和工業博物館等資源,優化工業旅游供給品質,共同打造融旅游、購物和體驗于一體的工業旅游目的地。到2027年,力爭實現年工業旅游人數達到2000萬人次、工業旅游收入達到30億元。
事實上,早在2021年6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八部門就聯合發布了《推進工業文化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并積極推廣工業旅游相關標準和規范,支持各地依托當地工業遺產和老舊廠房、工業博物館、現代工廠等工業文化特色資源,打造各類工業旅游項目,創建一批工業旅游示范基地。
在此背景下,各地紛紛結合自身產業特色,將工業遺產、智能工廠、制造基地等資源納入全域旅游布局。
例如,近年來,遼寧沈陽深度挖掘自身資源,統籌動線設計,依托沈飛航空博覽園、華晨寶馬鐵西工廠、沈陽老龍口酒博物館、沈陽可口可樂世界景區、伊利乳業工業旅游景區等資源,策劃以工廠生產和企業文化展示為主的“工業文化體驗游”。其中,華晨寶馬鐵西工廠在2017年2月份就成為了國內首家獲批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的汽車生產制造廠。在參觀過程中,游客可以親眼見證一輛BMW汽車的生產過程,機器人高效、精準的生產作業,體驗智能制造帶來的震撼。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的集團”)、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也相繼向游客開放生產車間與企業展示中心,成為各地熱門打卡點。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工業游滿足了人們對知識性、體驗性、個性化出游的新需求。它的興起契合了文旅融合與消費升級的趨勢。近年來,隨著年輕游客群體對‘沉浸式旅行’‘工廠探秘’等新奇內容的追捧,其正從小眾興趣走向大眾化、品牌化發展階段。”
“對企業而言,工業游是構建品牌形象的有效途徑。它將企業價值和品質承諾,轉化為消費者可以親身體驗的真實場景。開放工廠車間不僅展示了企業的透明度與技術自信,更以傳統廣告無法替代的方式,增強消費者黏性與品牌忠誠度。”鹿客島科技創始人兼CEO盧克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工業旅游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預計,我國工業旅游產業到2029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0億元。
“未來的工業游將更加注重文化敘事與互動體驗。”張孝榮表示,可以與文創設計、研學教育、夜游經濟等板塊進一步融合,形成“工業+文旅+科技”的新消費業態。